冯长江自序

我的人生之旅从梦开始起程,也将会在梦中结束。

   早在二十多年前出版的画集自序里我这样写道:“……当我有了记忆的时候,脑海里泛起一叶叶神奇的小舟,像七色的花瓣洒落在清澈的小河。于是我做起梦来,自然那梦也是七色的……”梦,携伴我走过了60个春秋,回顾旅途的种种坎坷、磨难、痛苦、冥思已化作我生命乐章里美丽的装饰音符……

   现在,我的梦依然是那样绚丽,小河也更加清澈……

纽约

2010年元月

 

 

《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画册--冯长江》 前言

郭浩满 香港云峰画苑董事长

   在10年前,冯长江先生专程从美国带来一批他的作品,其中他以中国传统优美的毛笔线条和皴染技法,结合现代写实手法和色彩学的一系列现代女性题材作品引起我高度的重视,我认为他这系列的作品在中国画领域已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形成了一个崭新的艺术风格。问题的关键是这一系列作品具有极高的技术难度,除了要求画家具有很强的艺术造型能力以及高超的绘画技巧,更需要画家的激情,并要付出巨大的精力投入长期的创作,才能把这一创新的艺术风格及技法成功推向成熟的高峰。自1998年至今,冯长江一再以自己的真诚之作显示了一位艺术大家的实力、虔诚和执著。他的作品获得了中外广大艺术爱好者无数的赞许,并为观众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惊喜。他的艺术拥护者从中国大陆发展到中国香港、台湾以至东南亚地区的华人,远及美、加,欧洲等广大地区的西方观众。冯长江先生更被美国官方非商业网站(TenDreams.org)评选为近两个世纪全球300位最受欢迎的实力派画家中仅有的5位华人画家之一(其他包括著名油画家陈逸飞先生等)。另一方面,冯长江的作品自2001年开始连续被选入香港佳士得及国内著名拍卖行参与拍卖,成绩蜚然,市场定位节节攀升,并在短短数年内进入当代中国优秀画家的最前列,引起中外艺术界和收藏界的瞩目。

     到底冯长江的作品魅力何在?看过他作品的观众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充满诗意的唯美主义画面、典雅而靓丽的色彩,笔下世界各地民族的女性形象是那么的清新脱俗,气质高贵。真、善、美本来就是人类共同的理想境界和追求,对于画家冯长江而言,自然亦是他的艺术追求与目标。妙的是冯长江作品运用和演绎的竟是中国古老而传统的技法,流畅而无可修改的线条贯穿着画面的每一个部分,从不同性格的人物的形象、服饰至细致部分的眼睛和头发,美妙的线条就如魔术般游走每一个角落,容不得半点差错,高度地体现了中国画线条的魅力和画家深厚的功力。更加吸引观众的是,冯长江把中国传统技法、现代写实手法和丰富的色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古今中外的艺术养分有机地融于一体,处理得如此和谐而统一,不仅令笔下的人物生动传神且别具风采,同时亦营造出浪漫的气氛。这种前所未有的艺术新画风,既具强烈的东方气息和民族性,同时具有为西方观众易于理解的国际性。因此他的作品得以感染万千的中外艺术爱好者,这实属必然。

   冯长江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和唯美主义者,他认为对美的追求本来就是艺术家的天职。他选择时代女性为主要创作题材,是因为自古以来,女性象征着美丽和慈爱;世界上历代的著名画家都喜欢以女性形象为创作素材,并留下了许多千古名作。故此他作为一个现代中国画家,以此为创作题材可谓是一项新的挑战。现代女性蕴涵丰富的素材和美好的形象值得深入刻画和描写,只是选择这项课题的同代画家实在是太罕有了。所以他希望以自己的画笔为新时代的女性留下永恒的青春与美丽,这是一项相当有意义而艰巨的艺术工程,值得他全力以赴地投入。冯长江同时又是一位虔诚的艺术家和苦行僧,早在数十年前的青年时代,他已在艺术上付出了大量的汗水,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其后他一直在中国画坛努力耕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卓越的成就;1997年当他以“世界杰出艺术家”的身份定居美国,并成为职业画家,他便更加全心全意地投入新的艺术追求,经过不懈的努力,终取得突破,创造出崭新的艺术新画风。

   近十年来,我亲自见证着冯长江在艺术的征途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把自己的艺术境界和水平攀上一个又一个高峰。每次看到他交出靓丽的成绩单,一幅幅令人欣喜的新作品,我都不由得深深感动了,因作品直接反映出画家的心态和努力,其背后的故事和付出的艰辛肯定是动人的。

   近年来中国艺术市场风起云涌,中国画坛到处弥漫着浮躁不安的情绪,实令人担心中国艺术家未来发展将是何去何从。冯先生的新作品却告诉我,中国就有这样的一些真正的艺术家,他们视艺术创作作为终身的事业;并愿意为中国艺术大业贡献出毕生的精力。有这样一批虔诚而具实力的艺术家作为中国画坛的中流砥柱,中国艺术事业肯定大有希望。

 

 

东方韵味西方情趣——评冯长江的画作

陈醉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打开冯长江的画册,立即给我一个鲜明的感觉——新仕女画。

    仕女画在我国传统绘画中是很重要的门类,从题材到体裁等都有相对固定的范围和样式。仕女,也作士女,从字面意义自然是指那些宫廷贵族、官宦家庭中的女性。作品内容当然大多也是描绘这些社会上层妇女的燕居生活了。古代仕女画较多以工笔重彩的形式制作,敷彩华美,含蓄细腻。仕女画的历史悠久,而且有过灿烂的辉煌。张萱、周昉、唐寅、仇英等大家的作品至今仍然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可惜,清代以后,整个人物画都日渐衰落,仕女画也随之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服务政治的需要,人物画受到空前的重视。更由于绘画领域的扩展——从表现内容方面,大量表现普通劳动者的现实生活题材的出现;从表现形式方面,国、油、版、连、年、宣的齐上阵——使人物画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仕女画虽然没有再像从前那样以一个门类出现,甚至连这个概念也已经在新的社会体制下彻底废除,但他的基本功能和样式并没有真正消失,而是将小部分保留在中国画、尤其是工笔画中,并悄悄地将大部分转移到年画创作中去了。那实质上是一种新仕女画,只不过回避了原有的概念罢了。但无论采用何种手段,作为人物画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绘画创作的总体水平也照样获得了极大的提高。而同样以挖掘女性美为主要追求,并借此抒发胸臆、传达思想的新仕女画与传统仕女画一样,都给人以亲切、愉悦、祥和的感受。

    今天观赏冯长江的画作,依旧是那样亲切、那样愉悦、那样令人浮想联翩。画家笔下的人物秀美靓丽,画面洁净整齐,并且很注意意境的提升。看的出,画家具有深厚的传统工笔画的功底,又娴熟的掌握了西画的有关表现技巧,而且还揣摸透了西方的大众审美趣味。正因为如此,才使冯长江的创作有别于传统的仕女画,也不完全是上述的新仕女画,而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充满异国情调的、或者更通俗的说是带“洋”味的新仕女画。如今,画画的人不少,但能给人留下鲜明印象的不多。我想,冯长江的成功,除了他的基础与勤奋外,还得益于他的敏感与思考。在此,不妨用“清”、“情”、“精”三个字来概括我的读画感受。

    首先是清,清新、清纯。这里既是指整个画面,也是指画中的人物形象,他们是不能截然分开的。画面的清新,首先是色调处理得当。冯长江的作品一般用色不多,他很注意画面调子的统一,这就给画面的洁净、清新提供了前提。与此同时,色调的统一还为突出人物准备了条件。另一个因素是,画家很重视形式感的处理。画面的布局、人物的组合,尤其是衣纹、线条的处理等等,很注意节奏感和韵律感,所以画面总体都很优美。画家有一段时间摸索采用一种近似装饰画的手法去创作,画面效果很华丽,但毕竟容易流于表面,难以深入下去。最后锤炼到现在这种既写实又富装饰性,既现实又带有一定理想意味的形象,这应该说是一个飞跃。在这样的背景下安放一个纯情少女,画面自然会给人以清新、清纯的感受了。第二个字是情,情感,情趣。画中的人物大都是很注意表情的刻画,或沉思、或恬静、或冷慢、或哀愁,都既准确又含蓄地表露出来。情感的显现,还包括画家对所描绘的对象充满激情。在强烈的创作冲动下,画家把每一个激动自己的细节都表达得淋漓尽致。有了景,有了情,所以画面大多容易富于情趣了。说到情趣,在冯长江创作中还有一些独特因素。如画家的作品很多是在海外制作、流通,甚至干脆是为外国人造像,因此画面就自然地流露一种异乡情调了。翻阅冯长江的画册,在近期的作品中还发现有一批人物的嘴巴都显得大大的,犹如那位美国当下最红的大嘴女明星,甚是可人。也许这些洋模特本来嘴巴就是偏大,也许是画家的着意处理,甚至也许是一种时尚的追求,对于看惯了柳叶眉丹凤眼和樱桃嘴的传统仕女画的观众来说,自然是感受到了一种新的情趣。第三个字是精,精确、精到。一般来说,工笔画都相对地偏重这一点。不过,如上所述,冯长江的作品属于“洋”新仕女画。因为是在国外画,又多是画外国人,自然会带有“洋”味。而另一层“洋”的意思是,画家在绘制过程中使用了很多西洋画的方法,所以在效果上有别于传统的工笔重彩作品。譬如,画面人物重视素描关系处理,以准确而又恰到好处地交待了人物的解剖、结构;恰如其分的运用光影色彩塑造人物,使对象表现得更加丰富多彩。这里说的素描、光影、色彩等,并不是说就直接在上面画素描、画油画,而是把这种西洋画的语言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上,而且还能很好地与原有的主体线描手段融为一体,使之不失东方韵味。这就是画家精确、精到之处。近年来,也有不少人探索尝试用一些新的颜料、手段加入工笔重彩制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这类制作用在人物画创作上,处理不当也会适得其反。譬如,一些作品使用了多种新颜料、新手段,背景富于装饰性甚至非常华丽,但可惜大概还未有新的材料和新的手段来描绘人物,而只能采用传统的晕染方法。两相比较,作为主体的人物形象就显得单薄、柔弱多了。从画面整体效果看,往往是背景喧宾夺主而人物“立”不起来。作为人物画创作,还不能不说是一个“先天不足”。而冯长江的画,则始终以人物为主体,重点着力于对象的表情、姿态以至质感的刻画,背景包括衣纹、线条等旨在烘托主体,有的干脆处理得很虚,所以人物形象突出,富于感染力。看来,同样都是融会新的语言,运用恰当与否,分寸把握如何等等都是很关键的。

    总之,冯长江的画作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回味是久远的。当然,新仕女画,甚至“洋”新仕女画等概念,不过是观画后的一种联想,并无一定要给它套上一个什么名目的意思。但反过来倒恰恰说明作品的特色鲜明、定位准确,这也是画家成熟的一种标志。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它的特色的话。那就是东方韵味、西方情趣。大千世界丰富多彩,能够入画的题材比比皆是,不少人很长时间都未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冯长江以女性人物画为主攻方向,也不是人人都能做此选择,更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画家习过西洋画,攻过传统工笔重彩,还临过中国古代壁画,这些都是难得的基本功。画家后来又移居海外,能接触并熟悉异国人物和趣味,这又是很重要的客观条件。这是中西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的结果。再加上本人的勤奋与智慧,终于有了自己的面貌。我想,执著追求,进一步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在意蕴,相信画家日后还会取得更大成功。

 

青春逼人——冯长江笔下的妙龄佳丽

翟墨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妙龄佳丽]《青春逼人》,是旅美工笔人物画家冯长江一幅画的题目。在这幅画里,一位肩披草绿披巾的白衣女郎,腰、臂束着淡蓝色缎带,两手交叠,端坐在放有瓶花和礼盒的桌前。她长着一双沉思的大眼,端正的鼻梁,性感的红唇;长发纷披,酥胸半露,散发着妩媚和温馨,真是“青春逼人”!

    “青春逼人”这个“逼”字用得好,他把成熟女性那“挡不住的诱惑”和“不可亵渎的矜持” 形成的磁性张力,动态而有力度地传达出来。

    我想,也可以用“青春逼人”来概括冯长江的全部工笔现代女性。冯长江笔下的人物全是妙龄佳丽,她们以各自的异国情调、不同的个性面貌、圣洁的典雅风度、清纯的青春魅力,赢得了东西方广大观众和收藏家的青睐和厚爱,作品被许多著名美术馆、博物馆乃至梵蒂冈、白宫和联合国所收藏。

    冯长江的成功,在于它曾经辗转于西洋绘画、中国水墨、工笔重彩、古代壁画之间,厚积薄发,博取约收,创造性地处理好了各种视觉元素间的微妙关系,把握好了他们的分寸和尺度,形成既融各种对立因素于一体而又独具时代特色和个人特色的惟美画风。

    [装饰写实]打开冯长江1996、2000、2002三册画集,可以看出他作品总体上的“装饰+写实”的风格,以及装饰性递减,写实性递增的发展趋势。第一册重彩画是比较典型的“云南画派”风格,基本在二维平面上勾线晕染,由于人物被过分的装饰性抽绎为类型化的符号和图案,有着较多的“工艺”味道,缺乏不同的个性和鲜活的生机;第二册艺术新作走出“云南画派”的阴影,服装增加了覆盖力和线条的节奏感,人体裸露部分增加了真实感;第三册艺术近作服装褶皱更趋概括简练,人物胴体更为细腻逼真,形成线描服装偶露写实肌肤的“以中裹西”的冯氏风格。

    [西形东韵]冯长江的画是东方和西方艺术的有机融汇,是东方绘画线条节奏韵律和西方绘画质感塑造描绘的巧妙结合,又是有血肉有思想有感情有特定情境的现代女性。他在重彩时期的人物形象有类型化倾向,虽然西方人觉得有东方味,东方人觉得有西方味,但很难说究竟是何方人;回归写实后的人物形象则在艺术手法上追求西形东韵的前提下,摆脱了原来比较单一固定的模式,强化了异国情调和地域色彩。从绘画风格可以区别出画家不与人同的创作个性;从人物形象可以区别出《美洲女郎》、《印度洋女郎》、《岛国女郎》、《和服女郎》、《酋长之女》、《埃玛公主》等不同国别和身份,以及不同心态和表情。可见,东西结合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简单处方,他有着不同的风格、形象、语言、方法可以选择和创造。

    [粗犷细腻]冯长江的画总体上以工细为特征,但为了更好地以粗衬细,画家对有些人物的背景进行了糙化处理。如《酋长之女》的深厚的陶罐、树干和远处隐约的房屋,《女画家》身边的笔筒、颜料和画板,《桃子》、《小提琴手》、《对语》背景紫红、紫灰或淡黄调子的墙壁等,都以其斑驳的水痕或擦痕增加了画面层次,烘托了人物主体。

    [人间天使]冯长江走出“云南画派”向写实回归的人物,以其鲜活的生活气息弥补了过度装饰人物的感性贫乏。这些新人物是“人间”的,是正值《花样年华》的青春佳丽,是来自不同国度,有着不同经历和性格的少女少妇。这些人物又是造物分外垂青的“天使”,像上帝打开天门让他们降临凡间。他们无论《晨妆》、《盛装》、红装、素装,一个个《丽质天生》;无论《期待》、《遐想》、《小憩》、《对语》,一个个温雅娴静。他们姿态像貌眼神各不相同,但都气质高贵、清纯无暇,心灵未被世俗世故扭曲和污染,令人顿生不忍亵渎的爱怜之情。这是人性和神性的融合、现实美和理想美的统一,可以称她们为“人间天使”或“现代维纳斯”。

    [端庄性感 ]冯长江重彩时期的人物虽然多半裸或全裸(即使有衣服,亦透明几不掩体)但因其过度地平面装饰,人物并不性感。回归写实后的作品除《春眠不觉晓》等少数全裸外,几乎全部着装,人体大部分被衣服遮蔽,但画家对袒露在外的玉肌冰骨刻画细腻,特别是丰满的乳房,隐隐的乳沟、浑圆的香肩、修长的纤手,其明暗起伏把软玉温香富于弹性的质感和性感渲染得十分到位。性是最大的欢愉,也是最深的神秘;过度回避它会丧失激情和创造的动力,过度放纵他会失掉神秘和探寻的乐趣。冯长江很好把握了性感与矜持的关系。他塑造的女性有成熟的青春之美,而无骚动的轻狂之态。他们表情庄重而不狎邪,胴体性感而不挑逗,形成一种既温暖又冷峻、既诱惑又抵御的“禁果”魅力。

    [叙述象征]为避免单人正面的肖像化模式,冯长江不断变换人物角度,并在画面上引入叙述和象征。如《蝶恋花》的侧背而立,《白光》的侧仰而卧。《良宵》中的萧呼笛应,《朱韵金律香满路》的伞张伞合;《江畔》的小船,《对语》的小鸟;《期待》里的金镯,《红扇子》里的折扇;《无眠的玫瑰》中的玫瑰,《桃子》中的红桃等,都增强了画面情节和生活气息,丰富了视觉内涵和形象意义。

    [繁复单纯]冯长江重彩时期的作品画面很满,色彩浓重强烈复杂。以后变为密集的线描服装衬托袒露的肉感肌肤;再后来线描密度渐简,基辅色调渐暖,画面色调渐淡。试比较时间先后而构图详尽的《姊妹俩》和《美洲女郎》、《花样年华》和《埃玛公主》,这种变化尤其明显。这时的色彩也更为单纯,《白光》的白,《良宵》的黄,《朱韵金律香满路》的红,《东方之韵》的蓝,《青春逼人》的绿,每幅画都十分注意色彩基调一致,尽量减少色彩的种类;他尤其爱画《美洲女郎》、《姊妹俩》和《天使》之类的白衣丽人,他们一个个粉妆玉琢、洁白柔嫩、纤尘不染,足以荡涤得人的灵魂表里澄澈。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男人是泥做的,有浑浊之气;女人是水做的,呈清灵之风。”马尔库塞说:由于女人与异化劳动世界相分离,使她们有可能不被行为原则弄得过于残忍,有可能更多地保持自己的感性,即比男性更人性化。并得出结论:一个自由的社会将是一个“女性社会”。也许,这正是冯长江创造的妙龄佳丽的深层意义。如果它能在追求惟美品格的同时,在人物不同性格的深入刻画、环境不同时空的光色韵味上再多一些变化,他的作品将会更有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