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首   页    云峰展览    推介艺术家    欣赏与收藏    云峰服务    云峰专题    云峰目录    关于云峰    友情链接
况晗
返回首页
艺术简历
作品欣赏
艺术评论
出版画册
 
     
 
 
  艺术评论
 
泡胡同的人

 

泡胡同的人

 

现在最时髦的词就是“泡”字,泡吧,泡网,泡陶,反正你对什么感兴趣,尽管去泡。但你听说过泡胡同的吗?而我认识的中石化出版社的美术编辑况晗就属那种另类--专泡胡同。

我原来只知况晗的水粉画不错,在中石化美展上获过大奖,直到最近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了他56幅宽线条铅笔画“北京胡同”的作品时,才让人眼睛一亮--这老兄还真泡出了功夫,泡出了水平!听说展览期间,他还真接了不少风风火火的电话:哪哪的胡同要拆了,您还不赶快抢救一下!指着况晗去“抢救”,那是瞎掰,但他却能用自己的独到之处,将这些即将消失的胡同留下来。

况晗个子不高,胖乎乎的,很憨,属于那种走在人群中一会儿就找不着的人。但他却很有点心计,偏偏就看上了那些差不多被人们被遗忘的角落--北京的胡同。

胡同是古老北京的特色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老北京的代名词。大片的四合院就分布在数不清的胡同里,京腔、京调、京味就是胡同的产物,当然更有着许多百姓肝肠寸断漤人泪下的故事……

随着北京城日新月异的变化,楼盘拔地而起,立交桥飞架南北,在拥挤的小胡同里住了几代的老百姓早就腻了,谁不想憋着找机会搬呢,住宽敞明亮的楼房,过独立安静的生活,那该是什么滋味。于是一片片拆,一片片平,房倒人去,胡同终于越来越少了。老百姓这辈子可从胡同里挣脱出来了,至于那胡同拆不拆,毁不毁,管我什么事!但对那些热爱京城传统文化、留恋胡同的人来说,眼看着胡同文化走进了边缘,真像天塌了!

况晗就是其中之一。

11年前,他就敏感地意识到这点,于是背起相机,夹上画板,一地地寻,一条条串,10余年的节假日基本都在胡同里渡过。一早就钻进胡同,中午往人家的门洞前一蹲,一个大饼、一把花生米外加一瓶啤酒,匆匆填饱肚子,又接茬画。经常有过路人好奇地停下脚步:“哥儿们,放着那么多大楼不画,干嘛非画这破胡同?”况晗笑了。

其实画胡同是件很费功的事,它不像国画一泼而就,细毫点睛,也不像油画,大块油彩往上糊。况晗之所以选择用铅笔这个细腻的功夫去表现,是他认定铅笔素描虽不色彩夺目,但却有它独特的魅力--单纯绝不等于单调!这就如同中国画墨分五色,铅笔的单纯也完全可表现无限的内涵,更何况朴素的铅笔线条,更能恰到好处地表现胡同的古朴真实。

看况晗画胡同很有意思,像工笔着色,手中同时抓粗、细两笔,用仅有的黑白灰色一点点勾勒出整个画面,从中体现胡同的内涵意境。这不仅要画出片片斑驳的残墙断壁,要画出多年风化砖石的质感,还要画出胡同刻在人们心灵的故事……况晗画了,画得很投入。

况晗住着一个极小的两居室,陈设简单,但又不失趣味,他的“胡同”挂满一面墙,像他的儿女,天天厮守在一起。据说前几年一港商要重金收买,他拒之。自己的孩子怎么能卖呢?近些年他节衣缩食,竟抢拍了5000多幅胡同照片,随着一些胡同的消失,他拍的片子自然也成了珍品、孤品。

况晗是江西老表,家境贫寒,父亲为孩子们能念上书,把整个心都操碎了,最终积劳去世,而几个兄弟也很争气,现在都干得不错。至今说起这些,他还眼泪汪汪。

来北京十几年了,况晗始终扔不了老表做酒的传统。十几斤糯米蒸熟、配曲、发酵,倒进大缸,几天后一揭盖,醇醇的酒香诱人无比,这时况晗会举起斟满米酒的杯子,对你说,来,干一杯!

倾刻,四溢飘香的米酒,流进了心怀,也流进了一条条耐人寻味深邃的胡同……

俞珉 

 

 

 
版权所有 © 云峰艺术网,请勿转载     香港云峰:(852) 2736 9623 | 广东云峰:(86-0760) 8833 3861
客服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

0760-88333861


客服二维码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