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体版
  首   页    云峰展览    推介艺术家    欣赏与收藏    云峰服务    云峰专题    云峰目录    关于云峰    友情链接
 
| 返回首页
| 艺术简历
| 作品欣赏
| 艺术评论
| 出版画册
 
  艺术评论
 
陈白一:丹青妙笔六十年

 

 

陈白一:丹青妙笔六十年

 

    “呷得苦、霸得蛮”的“宝古佬”

    作为邵阳人,陈白一很得意自己的“宝古佬”身份。“我认为‘宝古佬’的称呼是褒义大于贬义,它反映了我们邵阳人的一种性格,就是执着,呷得苦,霸得蛮。而从事艺术创作特别是工笔画创作,最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和性格。”采访伊始,记者就见识到了陈白一的直率和豪气。

    在这位大师的心中,工笔画是一件很“劳心劳力”的事: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幅画,往往需要几个月的努力才能完成。因为与其它绘画形式不同的是,工笔画讲究毫丝毕现,如大家熟知的工笔画惊世巨作《清明上河图》,其人物的每一根眉毛和头发都清晰可见,抛开意境、品位等其它因素,仅其工作强度就可想而知。

    陈白一走上工笔画的道路,似乎是早就注定的。小时候的陈白一,与一般的初学者一样,喜欢画些花花草草,但画着画着他就发现,父老乡亲对他的绘画并不感兴趣,别说在他绘画的时候过来看看,就是画好了请乡亲们看,大家也不感兴趣,但是,只要一说给他们画像,大家的兴致就会很高。此后,在湘西等地采风时,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听说要给自己画像,村民们甚至会刻意地打扮一番,听任陈白一的“摆弄”。可画好之后,村民们如果感觉画得不像自己,就会不高兴,这迫使陈白一尽可能地画得仔细清晰。“既然要画他们,就要让他们喜欢。”陈白一的认识朴实而简单。

    1947年,已从湖南华中高级艺术学校毕业的陈白一,开始了中学美术教师的生涯。就在华中艺校期间,陈白一进一步明确了人物画像的题材方向,并临摹了众多历代名家的人物画谱。

 

    “我的绘画题材要以劳动人民为主”

    陈白一的艺术春天,始于解放后。

    1953年,陈白一被指派参加治理洞庭湖的工程。在这里,他进一步感受到了绘画的价值,坚定了要画下去的信念。当时,陈白一的任务是通过对工地劳动场景的速写,传递大家的劳动热情,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但是,在冰天雪地里画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长期呆在一个地方,人冷不必说,关键是画纸上都结了一层薄冰,铅笔、钢笔、毛笔都画不上去。怎么办?陈白一想来想去,找来了一个罐头筒,在里面烧上一些木炭,再把墨汁用一个小盘装着放在筒上面,自己则用一件雨衣罩住头脚抵挡风雪进行创作。风雪里,雨衣常常冻得硬梆梆的,但陈白一却可以保持一动不动。

    这样的创作既艰辛又痛苦,但看到工地上的人们争相传阅自己作品时的欣喜表情,让陈白一的内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短短几个月时间,陈白一创作发表了百余件工地速写,并立了两次大功。“从来没想到绘画能带给大家这么多的快乐。”回忆这段经历,陈白一仍难以掩饰激动的心情,“就在那时,我明白了我要画什么,用什么形式画,也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绘画题材要以劳动人民为主。”

 

    “反映最真实的形象”

    1956年,朝鲜一个代表团来到湖南新化,拜访罗盛教的双亲。当时已调任湖南省群众艺术馆美术组组长的陈白一参加了这一活动。陈白一发现,烈士的父母从不讲自己的儿子如何了不起,也从没有把儿子当成英雄看,这样的情景令陈白一深深感动,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

    为了更真实地反映罗盛教父母平凡而高大的形象,陈白一和另一位画家不顾六七月份的炎热天气和蚊虫叮咬,与罗盛教父母在乡村生活了一个多月,仔细观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罗盛教的母亲总是把家里最好的东西留给我们吃。特别是我们回新化县城的那天,她凌晨两点钟就起来给我们做吃的。我们从早上4点一直走到晚上12点多才到新化县城,就在这一路上,她那伟大的母亲形象更深刻地留在了我心中,我决定在绘画中反映这一最本质的形象。”

    几个月后,《朝鲜少年崔莹会见罗盛教双亲》的画作终于完成,画中的人物生动而亲切,在参加1957年“全国首届青年美展”中获得二等奖。为此,陈白一大受鼓舞,这幅处女作的成功,无疑也为他今后的艺术创作增添了不少信心。“这也使我明白,绘画就是要反映最真实的形象。”陈白一说。

 

    领军湖南美术界

    除创作了《小伙伴》、《夏夜》、《晨风》等大量格调淡雅、意境清新、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浓郁的作品外,陈白一还是一位美术活动家。40余年来,他一直主持省美协工作,成为潇湘画坛的核心。

    1956年,陈白一奉命筹备省美术工作者协会,并组织建国以来湖南第一次美术展览。这次展览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建国以后,由于“破四旧”,很多艺人特别是民间艺人都“金盆洗手”,害怕受到牵连。陈白一明白,此时应该组织一次全省性的美术展览,更重要的任务是对全省的美术作品进行一次摸底,进而开展全面的抢救和保护。陈白一和20多位工作人员一道,往每个老艺人家里跑,送纸送笔,劝说老艺人们拿出自己的珍藏参加展览,并重新开始进行艺术创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们收集了3万多件作品,剪纸、木雕、石雕、年画等各种艺术作品应有尽有。如此大规模的展览立即在全国引起了轰动,随后,以这次展览为基础,又先后在北京等地举行了多次展览,充分展示了湖南美术界的实力。

    此后,陈白一还多次组织民间文化调查团,对湖南省的滩头年画等传统文化进行抢救和保护。

    组织画家们深入生活、举办各种创作班一直是陈白一领导湖南美术界前进的主要方式。为了提高湖南的美术水平,他先后牵头举办了几十个创作班。特别是1989年举办的工笔画创作班,有100人参加。创作班的习作,充分得到了华君武等大家的好评,并被邀请到北京、香港、澳门、台湾等地进行展览,展示了湖南工笔画在中国美术界的实力。外界纷纷评论认为,“现代工笔画是湖南的特色”,“湖南对工笔画反映现实生活起到了重大作用”。

    采访结束时,80高龄的陈白一向记者透露了他的“野心”:“我还有两个五年计划,第一个是用民间传统的绘画形式,画100幅民间传统故事;第二个是画100幅大写意的习作。”

    陈白一,1926年9月生于邵阳。1946年毕业于华中高级艺术学校,任邵阳市中学美术教师。1956年起主持湖南省美术家协会工作。1979年开始筹办画院,曾任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湖南书画研究院院长、省文联执行主席、省政协委员。现任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副会长、省文史馆馆员、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湖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稿源:《湘声报》张志诚罗语)

 

 

 
版权所有 © 云峰艺术网,请勿转载     香港云峰:(852) 2736 9623 | 广东云峰:(86-0760) 8833 3861
客服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

0760-88333861


客服二维码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