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Home Exhibitions Artists Appreciation & Collections Our Services Wan Fung Subject Publications About Us Links
Appreciation & Collections
Art Collections
Art Review
Location:Home->Appreciation & Collections->Art Collections
云峰眼中的 “新当代油画艺术”和 “新当代油画水墨”
  发布时间:2013-10-29

 
 
云峰眼中的新当代油画艺术 新当代油画水墨
      郭浩满
 
 
 
    早在八十年代,当我决心投身于中国艺术的投资与推广事业时,我就反覆思考一个问题: 怎么样的艺术投资与推广才是不欺骗自己、不误导市场,最终达到画家、客户和画廊三赢的局面。其中关键中之关键是要搞清楚什么样的作品才具有永恒的价值。
 
    最后,我定下判断一个优秀艺术家及其具有价值的作品之三大标准:1.具有开宗立派的鲜明艺术风格;2.具有不可取代性的高难度艺术技巧;3.具有不断进取的艺术探索精神。而作品必须是作者严谨认真的真情之作,则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具有美术史上永恒的价值。我们二十多年来以此标准选择和推介画家,事实証明这一标准是正确的,并经过时间客观事实的考证。
 
    近年来,艺术市场在国内外基金、策展人、理论家及拍卖机构联手推动下,产生了一股强大的“当代艺术”热潮,这股以当代油画为主的浪潮以2006始,至2008就达到高峰,许多中青代画家作品在短短两二三年间,价格就被推上过百倍高位,甚至远远超越了近现代定位大师的价位,一下子吸引了全球艺术投资者及收藏家的眼球,同时亦引起收藏投资界人士的惊讶和质疑。这股以“政治波普”、“标新立异”甚至“光怪陆离”为卖点“当代艺术”热潮在2008年渐渐降温后就引发出市场及艺术界一个巨大的问号,到底如何评价这股“当代艺术”?这个问题如果不弄清楚,将直接影响广大艺术投资者及中国艺术家的未来路向和何去何从。同时亦将影响中国艺术市场及当代中国艺术未来的健康发展。
 
    以我的看法,近年来这股当代艺术的热潮既有正面的意义,亦有负面的因素。
   正面的意义:当代艺术带来新的视觉效果和表现手法令中国艺术界眼界大开,从而对因循守旧的创作思维产生强大的冲击和启发,对中国艺术界创新思维和多元化发展有正面作用;其二, 当代艺术在强大的市场资本力量的推动下产生的高价位打破了传统投资市场对作品价值论资排辈、生不如死、现代不如古代的固有成见,对作品未来价值客观评估亦有正面的作用。
    负面的因素:这股“当代艺术”热潮基本上靠资本运作的力量而掀起,实际缺乏了广泛的市场基础和客观检验;更大的问题在于内里蛇龙混杂、鱼目混珠,许多不具专业水准、艺术价值,甚至是丑陋及令人不安的作品被加上突破创新的桂冠居然可在国际拍卖场上大出风头,大大地扭曲和侮辱了市场的智慧和良知,同时以“皇帝的新衣”式的手法愚弄和误导了许多无辜的艺术投资者。当然,其中亦不乏具有独特想法且具有专业水准的艺术家。然而,当他们的作品往往在人为力量推动下把其价格提高至远超过应有价值的地位,同样会产生误导成份并不可避免地要大幅调整,最终亦会对市场产生伤害。
    如今,数年前掀起的“当代艺术”浪潮从兴起至降温虽然已有好几年了,然而其引起中国艺术市场的混乱及美术界的争议及等不明朗因素并未消除,许多艺术投资者及艺术家对此认识仍然像雾又像花,十分模糊 。 
    事实上,真正优秀及具有价值的作品在古今中外的标准都大至相同:作品从来只有好与坏的分别,新与旧只是相对而言,真正优秀的作品不管古代或现代都能感动观众,首先都必具有真善美的属性,形成个人独特风貌属发明创造性,是对人类美术史的贡献;专业及高难度技艺属不可取代性,能确保作品的稀缺性和崇高地位;好的作品永远是艺术家真情之作。
过去,我们曾以此标准选择和推介艺术家已证实是正确的。现在,为了让中国艺术市场和广大中青代艺术家有更清晰的市场标准和努力方向。我们谨计划于本年底至明年初的大半年内推出《云峰眼中的新当代油画大展》及《云峰眼中的新当代水墨 (国画)大展》两项带学术性私全国巡回展览活动,我们所订立的“新当代”除了上述的三大标准,只要再加上新思维、新技法、新内容和新构成,即具有别于传统和前人的面貌兼具新时代的创新属性便附合了我们的标准 。
    我们希望通过当今中国各地一批杰出艺术家的精心作品的实证,起去演绎出中国新当代绘画艺术的风采,并为中国美术界和艺术市场提供一个生动的参考,并为中国艺术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Copyright © Wan Fung Art Gallery All Rights Reserved
Hong Kong:(852) 2736 9623 | Beijing :(86-0760) 833 3861 | Beijing:(86-010) 6523 3320 | Shanghai :(86-021) 6487 4072 -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