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发展到今天,表现的语言和媒介越来越多样,这是因为从事水墨创造的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可以吸收的资源越来越丰富,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在这样一个崇尚艺术多元化的时代,水墨画的品评价值很难定为一格,很难用传统程式(不论是文人画的传统或是20世纪以来中西融合的传统)的标准来加以衡量和要求。但是,人们在面对水墨创作中零零总总的表现样式时,还会用一把恒定的标尺来加以衡量,那就是艺术格调。绘画中的“格调”说起来相当抽象,似乎看不清、摸不着,但是人们在欣赏、品评作品时,能从画面语言中流露出来的情绪、气氛中感受到他的存在。它是一种精神、气质,这种精神和气质的获得当然脱离不开作者的艺术技巧,但更与作者的生活体验与艺术修养密切相关。水墨画中的格调无非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取材、章法(构图)和笔墨。其中最能体现水墨品格的是笔墨。传统国画的笔墨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即程式,为后人研习提供了便捷。但是,如果一味依赖传统而无求新之意,便会落入前人案臼。反过来,在求新之时,若无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积累,作品又会陷入肤浅。艺术家们既要遵循水墨传统精神和前人技巧,又要大胆创新,在这两者之间驰骋自己的才能。这,就全靠他们自己的胆识和智慧了。新时期以来,不少有才能的艺术家在这方面艰苦探索,作出了成绩,杜应强君是其中的一位。他的水墨画给人的突出印象是不落俗套,在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自然的观察研究,适当吸收其他画种(包括版画)的技巧,在水墨创造中自出新意。
杜应强的作品的选材很专一,他画的是人们常见的景物也是他从童年时期就很熟悉的榕树与牛,选材的平凡同时也给他的艺术表现增加了难度。因为这些景物无奇特之处,他要靠自己的艺术经营和构思,也就是靠“怎样画”,来获得画面效果,建立自己的艺术风貌。经过不断摸索,他认识到在“怎么画”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在笔墨上下功夫,寻找新的途径。在全面掌握笔墨效能的基础上,杜应强把探索的重点放在墨的运用上,同时充分发挥它的效果。画面上盘根错节、枝叶繁茂的榕树占主体位置,榕树枝干体面之间的边线由淡墨映现出来,墨色在柔和的调子中有微妙变化,与榕树形成对比的多是边线轮廓较为清晰、墨色较浓和黑白对比较为强烈的水牛(有时还有骑在牛背上的农人),或者是由较浓墨色画成的地面。画面敷以淡彩,墨与色融为一体,在统一气氛中有变化、有灵动。这些水墨作品格调柔和、雅致、大方,予人以和谐感与悠闲感.。这些感觉既是画家在大自然中获得的启发,也是他内在平静心态的反映。
也许有人会问,杜应强描绘榕树与牛的水墨系列,是不是距离当下沸腾的时代太远,是不是缺少时代感?其实,正如本文前面所说,艺术反映时代的变革,不仅仅体现在题材上,同时也表现于艺术语言。杜应强创新的水墨语言本身,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至于说到艺术题材对时代的回应,也有多种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种:直接描写新事物,反映对时代跳动的脉搏;针对时代变革过程中人们精神上的缺失,用艺术创造加以弥补,以适应人们的精神需求。杜应强的水墨画用的是后一种方法,在人们为繁闹的“现代”生活困扰的今天,阅读和欣赏杜应强描写乡村情景的水墨画,会获得心境的宁静和感情的慰籍。所以他的画有现实意义,他的画受到了人们的赞赏。
我们相信,杜应强在水墨创造上,还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因为它有坚定的方向,有执著的追求,对水墨有独到的体悟。
2004年11月14日于中央美术学院
邵大箴
|